您好,欢迎访问尚坤小提琴,我们专注小提琴培训

13911521529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小提琴教程

心中只有音乐(我的学琴人生)

时间:2014-05-21 来源:本站

 (一)音乐启蒙

 

我1966年出生在浙江温州农村,是个男孩,父母都不懂音乐。小学前基本没有经过音乐熏陶,但家中有一只旧口琴,不知从哪里来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广插中会放一些歌曲和乐曲,我喜欢唱歌,便跟着广播唱。在温州民间有鼓词这种曲艺形式,就是一个人唱,同时右手弹琴和左手打快板,唱的是历史故事。

 

小学五年级时开始上音乐课,知道了哆来咪法嗦啦嘻哆,就自已用口琴吹一些歌曲。 初中时因父亲调动工作关系,搬家到的一个小城镇,上学的路上要经过一段街区,有一间店的老板拉的一手好二胡,每天在门口拉,他还会吹笛子,我在上学的路上总是停几分钟聆听他的琴声。好想有一把二胡啊!那时家中生活条件差,买不起二胡,初中时开始跟音乐老师学美声唱法,学会了简谱和用风琴弹一些歌曲(那时不知道有和弦,只会用右手弹主旋律,只知道老师弹得好听,我偶然用左手弹单个低音)。因为我在班级中唱歌唱得再好,在合唱歌咏比赛中还被选作领唱。

 

因为家中只有口琴,而口琴只有一个调(我也不知道是哪个调,只知道自已吹的比唱的低或者高了),我也不会用口琴吹半音。这个阶段,农村广播中有时会放一些民乐,只觉得笛子的声音很好听,特别是哪个颤音(tr)。但那时无钱买笛子,便借了一支笛子,照样子用茅竹做了一支(做第一支打孔时把竹子打裂了,后来是圆木老师帮我打了孔),这支笛子的音色不好听,音也不是很准,但我已经很高兴了!开始时只能吹一个调(右手三个手指全部放开吹Do),也不知道为什么Fa的位置要设计成升Fa,吹Fa时还要按住半个孔。后来学会用笛子吹第二个调了(右手三个手指全部放开吹Sol),才知道这样设计的合理性。

 

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很好,1981年考上了本县最好的重点高中,由于我唱歌唱的好,被班主任指定为文娱委员,我就有了学会多种乐器的想法。在高中阶段是住校的,同寝室的有一个同学有一把二胡,有二个同学会拉二胡,一个同学会拉越剧伴奏,另一个会拉流行歌曲,他的《绿岛小夜曲》拉的很好,我好喜欢二胡的琴声啊!我就跟他们学二胡,我应先学《绿岛小夜曲》,这首曲子的弓法与指法都不复杂,但初学要拉好它不容易啊,右手运弓要均匀,左手按指要准确,我心里唱歌,左右手配合拉,开始不会揉弦,只知道左手手指的压力增加与减少来改变弦的张力,来改变音高。后来才知道揉弦是左手指在弦上作上下微小的移动来产生揉音的,这样练了三个月的《绿岛小夜曲》。

 

我们高中校区离县人民广播电台很近,广播电台在每晚结束时都用啦叭播放二胡曲《良宵》,真好听!我一定要学会它!我没有曲谱,就跟着他拉!自已琢磨指法,我每晚都拉,我拉了一年的《良宵》,拉得跟广播电台播放的几乎一样了,这时我的二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一天,广播电台播放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不知是谁拉的录音,真悲啊!听得我眼中充满眼水。我真想学会它,但我没有乐谱。我一边听一边用简谱记录下来,每天都练二小时以上,这样拉了一年的《二泉映月》。

 

后来我开始接触一些欢快的乐曲,如《赛马》,《新春乐》、《步步高》等,学会了快速分弓,跳弓和拔弦。我在高中阶段学了三年的二胡,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半途而费

 

高中毕业了,暑假回到家,一次我经过镇老街哪个会拉二胡的店老板门口,店老板正与几个朋友在拉提琴,二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拉的好象是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四重奏》,真好听!这激发了我学习小提琴的兴趣。

 

1984年,我考上了大学,临行前同村的少年朋友要送我一件礼物,但不知买什么好,到了温州五马街文具店,本来他们准备买一个工艺品送我作纪念的,但我看到店里有一把小提琴,是练习琴,要20元。我说:“要买就买一把小提琴送给我吧!”这样,在18岁那年我才得到了人生第一把小提琴。

 

有了小提琴,但没有乐谱。听别人讲学小提琴要拉练习曲。我从大学图书馆借来一本《开塞小提琴练习曲》,里面是五线谱写的,开始时看不懂,后来借来一本《五线谱基础》自学,渐渐懂了。但我还不会拉,我试着用拉二胡的方法拉小提琴,首先不习惯的是持琴,左手手臂老是转不过来,左手指法与二胡到没什区别,只是在小提琴上左手要按实,小提琴有四根弦,每二根都是五度,与二胡一样;右手麻烦了,开始时,弓弦接触点老是打滑,弓子也走不直。不过有二胡运弓的基础,还不至于“锯木头”,音色象拉二胡,声音不实、不匀,有时会有杂音。不管啦,心中唱歌手中动,先拉一首歌曲吧,《绿岛小夜曲》。怎么音色象二胡?比二胡还难听。我知道是自已的基本功不行。

 

这时学校的高音啦叭在播放小提琴《沉思》,D大调第三把位3指开始?(因为我有二胡的基础,我开始学小提琴在第三把位,我觉得第三把位持琴舒服,揉弦也容易),右手运弓不均匀,拉出来不怎么好听,管它呢!原来学二胡开始也是跟着学,学小提琴也照样跟着拉。

 

练了一个月,只拉《沉思》,内心唱歌手中拉,强时增加弓的压力,弱时减少压力...怎么声音还是不匀,拉到弓尖时会抖,拉到弓根时声音变重,上弓与下弓强弱不一样,有时按节提拉到弓尖了,却需要强,拉到弓根了,却需要弱,那时还不知道分配弓段,拉了二个月了,没有进步,有时还退步了。

 

后来才知道,小提琴由于持琴的关系,小提琴的平面与地面成45度还夹角,弓子到G弦时稍平,拉E弦时稍垂直的,由于弓子自身的重量,上弓与下弓用力是不一样的,并且由于弓根重弓根尖轻,要均匀发音,在弓根时要减压力,在弓尖时要加压力。当时也不知道线弓速快慢与强弱的关系。糟糕的是,由于练习琴的质量差,靠的琴码拉会有杂音,D弦与A弦6把位以上音色难听,我也不知道弓弦接触点与音色的关系。

 

后来系里借给我一把中级手工琴,音色好多了,我发现自已的右手持弓有问题,我初学小提琴时没有教材,右手除大拇指外四个手指是随意弯曲放上去的,虽然很放松(太放松了),不会用右手食指关节与小指来调节弓子的受力,这是后来借了一来《小提琴基本教程》后才知道,所以书知识很重要,我立志要博览音乐方面的群书,但大学四年本专业的学业压力重,学习小提琴只是业余爱好,音乐方面的书先放一放了。

 

大学期间除了拉《沉思》练习连弓外,我拉《开塞》第一课练我的分弓,拉《加沃特舞曲》练顿弓,这时也拉一些外国乐曲如《幽默曲》、《四小天鹅舞曲》,《G弦上的永咏叹调》,《美丽的西班牙女郎》等,学会在小提琴上拉各种大小调,在大学期间选修音乐欣赏,自学了基础乐理。这个阶段我能听曲记谱,看谱就能唱出来,二十四个大小调都会,还学会了固定调节器和首调二种唱法。

 

大学一年级时,我用买了一把吉它,学了一些古典吉它曲,用吉它的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或属七和弦)为一些歌曲和乐曲作简单和伴奏。个人体会是,学习其它乐器(特别是吉它)对学习小提琴有帮助。

 

大学毕业后,由于工作与搬家的关系,我的小提琴丢了,我的学琴之路暂时中断了。

 

(三)找回音乐

 

参加工作后就一直没有碰小提琴了。时隔20年,2008年底,单位组织参加合唱歌咏比赛,四个声部我是男高音领唱,四个声部要分开排练,我要教其他人唱歌,有一天,伴奏老师没来,我只好赶鸭子上阵,用电子琴伴奏,其实我不会弹钢琴,只会主和弦、下属和弦和属和弦(或属七和弦)弹伴奏,但这激发了我重新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次偶然经过乐器门口,进去看中了一把中级的小提琴,1600元,一时兴起买了下来。

 

琴买来了,二十年没摸琴,生疏了。不过现在是21世纪,可不比过去,网络上的教程、视频多得是,并且我有的是时间。网上有关小提琴的我都看,我下载了各种级别的练习曲,四大协奏曲和的近百首的小提琴名曲谱,中外小提琴教程及乐理、和声学教程近四十本。但大多了,一下子学不来,我先看乐理基础和声学,再看《小提琴演奏与教学的原则》、《我的小提琴教学法》、《小提琴指法概论》、《小提琴演奏艺术》。

 

买回来的琴,琴码偏高,高把位时手指要很用力,并且琴码弧度不够,拉D、A弦时容易碰到旁边的弦。于是我自已动手修琴码,我将琴码靠E弦的这边修的低一点,靠G弦的那边修得稍高一点,这样拉起来舒服多了。

 

小提琴技术如何恢复?我先照镜子把弓拉直,拉空弦,发音要饱满,慢弓。快弓,各种弓段都练,三天后,我觉得弓走直了,我拉《沉思》练我的揉弦音色,我拉了一个月的《沉思》,这要是练慢弓,弓弦接触点稳定可强弱控制,弓子平稳均匀。同时我用《开塞》第一课练分弓,。

 

我练《开塞》用了3个月(我学得很快噢),这要参考林耀基老师的网上视频教程,其间增加一些歌曲练习,之后增加跳弓练习,我只练《克莱采尔》第2课,先用分弓练,速度越来越快,最后用跳弓练,在乐曲方面,我选用莫扎特的《回旋曲》、《查尔达什舞曲》和《新疆之春》练我的跳弓,并用《查尔达什舞曲》练人工泛音和双音初步。

 

这样练了半年之后,我开始一些较难曲子的练习,我首先选择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其实这首作品的前二章技术层面不是最难,难的是作品的音乐表现,我选择这首作品,这要是练我对弓子的力度控制,练习抛弓、左手拔弦和跳弓,参考韩国小提琴家沙拉张(张宇宙)的演奏,第一第二乐章都不难,因为音乐表现我不怕,难得是第三章的技术层面,我虽然已有了快速分弓和跳弓的基础,但第三章的泛音加跳弓及极快的分弓对我来说有技术障碍。直到现在第三章仍拉不好。

 

我练习《开塞》和《克莱采尔》一年后,开始拉一些莫扎特的作品,先选莫扎特的(G大调奏鸣曲),然后是(C大调回旋曲),然后我开始练习莫扎特的《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6,我主要参考吉利.阿帕和斯特恩的演奏,为了学习这二位大师的演奏,我将吉利.阿帕的版本看了二百遍!将斯特恩的演奏看了二十多遍,还将斯特恩的纪录片《从毛泽世到莫扎特》和电影《莫扎特》看了十五遍。其实这首曲子在技术上很容易。我用了3个月把它拉下来,我自认为拉得最好的是第二乐章。

 

之后,我开始练习《梁祝》,我只用了一个月就拉下来,梁祝最难的是爱情主题的滑音,这个滑音很细腻,稍有偏差就拉不出甜密的效果。还有是投坟这一段的滑音。不过我有用二胡拉越剧的基础,滑音对我来说不是很难。

 

(四) 四大协奏曲

 

小提琴如果不会拉四大协奏曲,总是遗憾之事,二年前,我开始着手准备。先听大师演奏,不碰琴,只背谱。我从分析乐谱与听大师演奏就可知乐曲对我的难度,对我而言,四大协奏曲最难的是勃拉姆斯,开头那暴风雨般的音乐转雨后初晴的气氛对我对说很难,还有,勃拉姆斯的音乐很细碎,比较难把握。其次是门德尔松e小调,对我来讲最难的是第三乐章,过门后E大调的跳弓总拉不好。最次是贝多芬D大调,第一乐章的的几段琶音伴奏总记不住,四大协奏曲中我认为最容易的是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乐章对我来来说没有技术难点,旋律很是顺口,很容易上手;第二乐章是个慢板,技术上没有难度,重要的音乐性;第三乐章看似难,实则容易,只是一些和弦的连接,于是我决定先学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

 

先从模仿别人开始,从网上找到几十个版本的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的视频,每个都看,个人认为奥伊斯特拉赫和帕尔曼演奏的版本最好,每天听三次以上,听了一个星期,全曲都能背下来了。我认为的第三乐章拉得令人拍案叫绝,但我认为他的第二乐章拉得稍快了点,奥伊斯特拉赫的版式本每个乐章都中规中矩,声音穿透力强。但我认为大师的风格暂时学不会,不太好模仿,于是我找了个我国小提琴家刘杨当年参加第五届全国小提琴比赛决赛时的视频,我看了上百次,认为他的风格我可以模仿。

 

我决定从第二乐章开始,因为第二乐章的旋律短,是三部曲式,中间有转调。开始时只有几个乐句的变奏,而且是慢板,指法上也容易。运弓要求平稳均匀,比拉《沉思》时弓子的压力要大一些,我这时已经能自如控制我的弓速与弓压了,我要把俄罗斯一望无际的冰封大地的气氛拉出!一定要拉出俄罗斯人民那广阔的胸怀!并且要加上咏叹调的味道,要拉得柔和且具有伤感。于是我内心唱歌,左手操弦,调整呼吸,右手很自然拉了出来,我只用了一天时间,拉了6遍,就把第二乐章拉会了,能打个80分左右吧!

 

第二章弓法细腻,而第一乐章极富歌唱性,旋律非常抒情,反而比第二乐章好拉,技术难度也不高,只不过第一乐章比较长,背谱用了很长时间。我都是先背下谱来再拉的,不能视奏,否则只能将音符机械在拉出,没有音乐性。我花了二个月才将第一章拉完整。

 

第三乐章问题来了,这个乐章中有一段描述一个农夫喝醉了酒东倒西歪地跳舞,那段连续快速的16分音符总拉不好。考验基本功的时候到了,卡住了,练不下去了,由于我二十多年中断没拉琴,快速分弓不会拉了!怎么办?不能功亏一篑!问别人,讲:慢练!于是我又回到起点,每天练《开塞》和《克莱采尔》。把十六分音符用八分音符拉,然后逐渐加快速度,总算勉强拉下来,不过第三乐章拉得太差,进展很慢。

 

看来马上拉好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全曲是不可能了,近期要增加《克莱采尔》练习曲的曲目,重点是在第2条和第9条,并且要加强卡尔弗莱什音阶的练习。或者先拉拉其它曲目的快速分弓,指左手的手指独立性真正练好,再拉第三乐章。

 

能否先试试贝多芬D大调?打开曲谱,发现贝多芬D大调的第一乐章有大量的分解和弦与音阶,第一句是一个属七和弦的八度分奏,接下来是下行的三度级进三连音和上行三度16分音符级进,开头真有气魄!不过先不要动琴,看看大师的演奏再说。比较网上所有能搜到的版本,发现柯岗的版本对贝多芬诠释的最好,但乐队的效果不是最好;肯尼迪拉的虽有些粗糙,但他的音准极佳,和声效果最好。且第一乐章有一个很长的乐队前奏,小提琴只是对这个前奏的几个主是进行变奏和伴奏,容易带领演奏者进入音乐气氛。

 

贝多芬D大调的第一乐章背谱容易,只是那段分解和弦的伴奏不太好记,我试着为乐队的旋律配分解和弦的方法对和弦进行分解,搞懂了以后就好记了,其实还可以有别的配法,但那就不是贝多芬了。

 

我先把乐队前奏的几个主题试拉一下,感觉旋律顺口,左右手都不难。先跟着肯尼迪拉,拉了十几次后将第一段顺利拉下来了。第二段转到C大调,跟第一段几乎相同,只有几个地方有变奏。第二段拉二遍后不练了,决定先练好第一段再说,这样练了三个月,把一段练熟了,第二段三天搞定。

 

华彩乐段我选用克莱斯勒的,其实华彩乐段只是对这几个主题的变奏,不用乐队伴奏,自由发挥,反而好拉。不过最后有一段是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双音用平行旋律奏出,指法上很别扭,但这个问题不大,难的是换弓要无缝隙,否则其中一个旋律会中断,或者会突然拉出个重音来。其实做到完全无缝隙拉双间是不可能的,因为前一组双音要保留手指,后一组双音要左手快于右手。在换弓的时间我会有停顿,不过听起来二个旋律是连续的。

 

第二乐章开始段落要拉的清纯,弓速要快,弓压轻,运弓干脆,音高要很准,所以不要揉弦,在乐句结束处将弓提起离开弦,要在每一个乐句后有回音的感觉。这很容易做到,这种感觉真美妙!动作也很洒脱。接下去的这题旋律居然是渐进的音阶,轻轻揉弦,从弱到强,旋律真美啊!贝多芬啊贝多芬,你真伟大!

 

第三章开始在G弦上奏出,换把要干脆,弓子在G弦上要有弹性,倚音要拉得类似于短震音的感觉,第二句只是提高二个八度在E弦上奏,这很容易。我拉二遍就搞定了。接下去跟着感觉走,旋律很顺口,弓法与指法都容易。接着旋律从G大调转入g小调的第二主题,这个第二主题真美啊!在E弦上用手臂揉弦,弓子要中速,歌唱吧,旋律会自然流露。接下来...,唉呀!怎调子转来转去?噢,原来又是个分解和弦伴奏,通过对乐队的旋律分析搞上去定了。

 

第三乐章是三部曲式,接下去又是第一主题,加一些变奏,又搞上去定了,听别人讲贝多芬协奏曲是最难的,我想难是难在与乐队的配合,它其实可以是一部交响曲了,小提琴的技术要求反而是四大协奏曲中最容易的。

 

拉了贝多芬协奏曲,再回过头来练柴可夫斯基的第三乐章,居然有所改善。奇怪了!这可能与心理有关吧,原认为贝多芬的比柴可夫斯基的难,现在贝多芬的拉了下来,对柴可夫斯基协奏曲没有了畏难心理,反而顺手了。

 

是拉门德尔松e小调的时候了,不过先要看《仲夏梦之夜》,了解门德尔松的风格。这个e小调拉出快乐与抒情,不要有悲伤。同样收集资料,先听,听了上百次,背谱,这个谱很容易背。

 

第一乐单第一句看似容易,其实挺难的。因为乐队的前奏只有二小节,没有音乐气氛。我决定从第二乐章开始,先找一下感觉。

 

门德尔松e小调的第二乐章极具歌唱性,我决定先不拉,先唱歌,唱了十几遍后,上琴试试,轻轻揉弦慢运弓,我在想,小提琴呀,你是我的歌喉呀,你唱吧,唱吧!我根本就不用考虑指法与弓法,心里想的只有音乐,这种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我想这就是我的音乐了,我兴奋地拉了上百遍。

 

第二乐章中间一般的双音要拉出朦胧感,我先分开来用单音拉,在单音上找到朦胧感后再用双音组合在一起。

 

当第二乐章的音乐自然流露后,我才开始拉第一乐章,这时感觉找到了,会感到容易。第一乐章强弱处理要恰当,在弓法上要讲究弓段的分配,第一段演奏是一气呵成。第二段开始很快乐,然后进进紧张气氛,然后弓子要放开拉,第二段最后一句主和弦的从3音开始高至低的分解,要拉得清辙和明亮,要有将听者带入你的音乐的意境。

 

第二乐章第三段开始时旋律很美,唱歌就行,然后音乐进入紧张,连续的三连音由弱到强会自出来,然生音乐进入一个高潮,高潮处结果第一乐章。

 

门德尔松e小调第三章的引子很容易拉,唱歌就行。接下去是二个号小提琴的排比,小提很容易,用冲弓拉,最后一个泛音冲后弓子迅速离开弦,让余弦震动,在大厅时要听到回音,然后进入欢快的第三乐章主题。转个主题是E大调的,用跳弓拉。这个主题还真不好拉,首先是弓子在三条弦之间跳来跳支要平均,在强拍上力度比弱拍上大。其次在这句中有一个在A弦升F音,因为我的小指短,老是够不到。因为按这个升F音时左手食指要保留在一把位B音上,无名指要保留在升D上,如果是慢拉的话,这不会有问题,但在快速乐句中要把左手小指使劲伸展一下,这样做会使琴抖动一下,发出一个不应有的杂音。没办法了,必须证琴不能抖动出杂音,我只好按稍低一点,好在快带经过句中听的不明显,勉强拉下来。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对我来说最难了,这首作品如果没有充分理解就无法拉。我很难进入勃拉姆斯的精神世界,我现在只能拉几个主题和几个和弦,背谱也很难,这需要时间,我只有先听,先欣赏。我想,我什么时候读懂勃拉姆斯了,再开始拉它。

 

(五)只有音乐

 

对于一个业余自学练琴且中断了二十多年的人来说,不可能再在小提琴上有什么造诣了,今生也不可能成为演奏家。但我通过拉小琴不定期提高自已的音乐修养,提高自已的音乐欣赏水平,何尝不是一件乐事。有时我会也在大学找一个空里的教室拉我的小提琴,很多学生会我的琴声吸引过来,他们都说我的琴声很好听,有几个学生还候跟我学小提琴,不过我还没有资格教人学琴。

 

我拉琴是为了自我娱乐,当我烦恼的时侯,我用我的琴声安慰自已;当我快乐的时候,我会拉上一段欢乐的音乐。自从重新学习小提琴后,我发现我的生活充实了许多,是音乐给了我更多美的享受,让我觉得生活更美好。我会让音乐伴我终生。我会继续拉我的小提琴,直到我老了拉不动为止。 

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上的其他媒体,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转载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学提琴找尚坤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3911521529

返回顶部
电话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