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提琴的启蒙教学~
时间:2015-08-13 来源:本站
从我国的现状看,孩子的业余爱好基本上都是由家长为其选择的,很少有孩子是自己真正喜爱而学小提琴的,孩子练琴也不外乎以下两种情况:严厉的家长逼着,宠爱的家长哄着或求着。鉴于这样的状况,小提琴该如何启蒙教学很值得老师去探究和思考。下面谈谈我对此教学过程的一点看法。
如何使学生尽快对拉小提琴感兴趣是老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按通常的说法,小提琴启蒙要先运弓三个月至半年再开始学左手按弦。事实上,学生往往运弓半个月就开始对拉琴不耐烦了。对初学者来说,单一动作会产生乏味感在情理之中,那时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运弓的重要性,所以也就不会很认真去练习,训练效果并不好。我通常让学生练半个月运弓,基本上把弓拉直和拉稳了就开始教一个八度的A大调音阶,一周后再教几首简单的儿歌,使学生对拉小提琴有点成就感,从而产生点兴趣。在启蒙时既要使学生尽早对拉琴有兴趣,又要把拉琴的姿势和方法作为上课的重点,这个度需要老师去把握好。
教学生识谱和乐理要与学琴同步进行。我很反对在谱子上把每个音符都标注指法,然后老师拉一句,学生跟着拉一句。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是不会唱谱,脱谱后就不会拉琴,脱离了老师就不会拉新曲子,像这样鹦鹉学舌式的拉琴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我常跟学生说,要自己看谱能把新曲子拉出来才算把小提琴学会了。我上第一节课时就用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学唱五线谱和打拍子,在新教的音符上标注汉语拼音,以便课后家长辅导孩子。我会在学生拉琴时突然叫停,问最后这个音唱什么,如果不能马上回答出来就说明学生拉琴时心里没唱谱,用这种方法抽查几次后就会逼迫学生养成边拉琴心里边唱谱的好习惯。要让学生先知道谱子上的音唱什么,再在琴上找到手指相对应的位置才是正确的方法。学生识谱和懂得基本乐理后,老师布置新曲子时,把要点和新的技术要领讲解和示范一下即可,曲子要让学生课后自学,这样可让学生学会自己动脑筋拉琴,而不是单纯的依赖老师。
学琴初期需要家长的配合。在学生学琴初期,我要求家长也跟着学习唱谱、乐理,以及持弓、运弓和左手按弦等最基本的姿势和方法,以便课后家长可以指导,这样学琴效率比较高。但要注意,孩子练琴时家长不要代劳指点该按哪个手指等等,避免学生拉琴不动脑筋。学琴初期很少有学生会很自觉地练琴,这时需家长逼一下,督促孩子把练琴作为每天的必修课,不久就会养成习惯的。往往家长严厉些,学生学琴进步就快些。原因很简单,拉小提琴不是懂了就行,只有靠多练才会掌握和提高。
启蒙阶段要宽严相济,以鼓励为主。拉琴的姿势和方法不是一下子能完全掌握好的,老师和家长要对孩子练琴好的方面多加表扬和鼓励,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练琴的积极性。
要让家长知道孩子是不是拉琴的料。一般说来,学琴半年以上就可根据学生的音准和乐感等判断出学生拉琴今后的发展情况,要如实告诉家长,使家长对孩子学琴的培养有个正确的认识,尽管大多数家长只是让孩子有个兴趣爱好而已。我认为,出一个小提琴天才不亚于高考状元,甚至比高考状元更加难得。
选择启蒙教材也很重要。我先后用过几种启蒙教材,后来决定采用邵光禄的《少儿小提琴集体课教程》,这本教材有许多小孩耳熟能详的中外乐曲,又有基础训练的内容,不枯燥,入门比较快,是学小提琴启蒙阶段比较好的教材。
启蒙老师的选择最重要。家长往往会认为启蒙阶段随便找个老师学学就行了,等学到一定程度再请好老师。其实,拉琴的姿势和方法会在启蒙阶段基本定型,而一旦让不正确的方法先入为主后,要改过来很难,这将严重影响学生今后拉琴的发展。目前小提琴老师队伍可谓鱼龙混杂,这就需要家长擦亮眼睛,能遇上一位好的启蒙老师是学生的幸运。
小提琴启蒙是一个比较乏味的漫长过程,也是学琴最重要的阶段,家长和老师都重视这个最容易被忽视的过程,才不至于埋没那些很具天赋的学生。
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尚坤老师
上一篇:小提琴出现杂音的几种情况
下一篇:常见小提琴舞曲目

课程推荐
-
★
少儿小提琴考级(5-16岁)专业艺考培训课程
3330人报名
-
★
成人小提琴辅导(17-40岁)演奏速成培训课程
2903人报名
-
★
小提琴特长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高考)突击培训课程
1021人报名
-
★
幼儿小提琴启蒙(3-4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1625人报名
-
★
老年小提琴课程(50岁以上)健康休闲课程
2164人报名
-
★
中提琴考级培训(9周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868人报名
-
★
中提琴培训(9周岁起)零基础入门课程
1067人报名
-
★
室内乐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出排练
1291人报名
-
★
大提琴考级培训(7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656人报名
-
★
青少年大提琴培训(7-16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957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