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占豪:《梁祝》遮盖了我所有的光环
时间:2011-10-25 来源:本站
诞生了半个多世纪的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委婉动人的音乐形象,展现了一个缠绵悱恻的千古爱情故事。它的原创者之一就是我国杰出的作曲家、现任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的何占豪。前日下午,何占豪受邀在大连市中音学校做了一堂《<梁祝>的创作背景及艺术赏析》的讲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何占豪表示他这些年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外国音乐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让流行和高雅音乐从此无高低贵贱之分。
虽然在学生时代就创作出了称得上百年经典的作品,但何占豪认为这对自己并不是一件好事。他表示,“压力是没有的,但别人却总是拿《梁祝》说事,这就有些不好,因为我后来也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比如《龙华塔》就被一些业内人士看作超过《梁祝》的作品。 ”对于《梁祝》的风行,何占豪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它是一个爱情题材,加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流行甚广,而爱情是人们在生活中常见的。 ”
如今再次提及与另一位作曲者陈钢的半个多世纪的恩怨,如今已经78岁高龄的何占豪笑称,现在自己和陈钢的恩怨已经化解,“我曾给陈钢打了电话,我说我们仍然像五十年前一样,忘记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五十年多不简单呀,他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了。这样多好。其实我一直想说《梁祝》不是一两个人创造的作品,而是所有当时参与提供建议、演奏者以及越剧演员的共同艺术结晶。 ”
被记者问及小提琴版、二胡版、琵琶版的《梁祝》各有什么不同时,何占豪表示,每种乐器所表现出来的感情基调是不同的,“《梁祝》最初是为了小提琴而写的,自然发挥了它的长处,例如四根和弦的运用,就是二胡所没有的,但二胡的连绵不断是要比小提琴更胜一筹的,因为它的滑音更为自然,而用琵琶演奏则更侧重于力度,更具有古典的味道,很有颗粒感。 ”
何占豪告诉记者,最近自己一直在忙于交响南音《陈三五娘》的演出,这是一个在岭南流传的很著名的故事,何占豪将西方交响与福建南音相结合,戏曲老唱段请了台湾一位南音专家来写,并参考了西方清唱剧,把用三四个小时才能演完的故事用5个乐章、不到50分钟展现出来。
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尚坤老师
上一篇:57岁下岗搬运工拉小提琴41年
下一篇:七把琴炫出七段弦音

课程推荐
-
★
少儿小提琴考级(5-16岁)专业艺考培训课程
3327人报名
-
★
成人小提琴辅导(17-40岁)演奏速成培训课程
2899人报名
-
★
小提琴特长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高考)突击培训课程
1019人报名
-
★
幼儿小提琴启蒙(3-4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1623人报名
-
★
老年小提琴课程(50岁以上)健康休闲课程
2162人报名
-
★
中提琴考级培训(9周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867人报名
-
★
中提琴培训(9周岁起)零基础入门课程
1067人报名
-
★
室内乐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出排练
1291人报名
-
★
大提琴考级培训(7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652人报名
-
★
青少年大提琴培训(7-16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957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