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音乐史上的今天
时间:2011-12-11 来源:本站
1948年12月11日,日本音乐家谷村新司出生。
谷村新司是一位日本大阪出身的音乐家及歌手,在日本以及亚洲音乐界享有盛名并具有影响力。
1965年1月1日成立 Rock Candies 乐队。
1970年漫长而轻率的横穿美洲大陆巡回演出。
1971年ALICE 超级乐队成立。
1976年创下1年演出303场的记录。
1980创作《星》(SUBARU)随后进军亚洲乐坛。
1984年7月11日——在日本东京与谭咏麟及赵容弼举行“84年亚洲和平音乐会”。
1985年11月8日至10日——与赵容弼和谭咏麟在香港成功举行亚洲和平音乐会。
1986年9月开始在青山剧场举办大型个人演唱会(long recital)。
1988年 欧洲三部曲之旅 ~伦敦.巴黎.维也纳~。
1996年11月1 日推出全球首张DVD音乐大碟 《Shinji Ramunita》。
2001年ALICE重新复出.第20个年头的再次相会。
2002年9月1日 ~ 2003年12月31日进军中国乐坛。
2003年,为了帮助中国抗击非典,谷村新司先生特地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抵制非典,支援中国》演唱会,将演唱会带来的18万美元,全数捐给中国非典患者,并在第二年,也就是2004年来中国再次举办演唱会来感谢那些为非典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
2007年6月3日《群星耀东方》谷村新司和毛阿敏合唱歌,曲名是《花》。最后以一曲经典歌曲《光荣与梦想》为演唱会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谷村新司为联合国防止乱用药物活动写的主题歌,歌名是《ギーター / GITA》谐音“ギター”吉他,歌名取自但丁《神曲》第6巻,希望歌能治愈时下年轻人。
2008年3月24日,2010年上海世博会在东京授予日本著名音乐人谷村新司、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和资深艺人小筱顺子三人为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头衔。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现任外相高村正彦、参议院议长江田五月、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等中日各界近五百人出席仪式。
2010年4月30日晚,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一组亚洲的少女手执星星从两侧走出,与全场灯光交相辉映,营造出星河绵延的温馨氛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外推广形象大使、著名歌手谷村新司为全场带来观众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星》。
2010年6月上海世博文化中心日本馆 同有“亚洲歌姬”之称的藏族姑娘阿兰一起演出。
早在29年前,1981年8月23日,谷村新司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舞台,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与中国歌手们共同参加了《Hand in Hand 北京》的演唱会。从那时起,谷村新司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还在香港、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地举行了巡演,所到之处都取得了巨大的轰动。1987年单飞独立后的谷村新司首次参加了日本一年一度的盛会“红白歌会”,演唱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星》,据统计,在演唱这首歌时的电视收视率曾突破了63%的惊人数字。从那时起至今,谷村新司连续15年参加“红白歌会”,成为这档日本年末最具有代表性的节目的元老歌手。也许人们还不太了解《星》这首歌的创作初衷,原来这首歌是在谷村新司还未踏上中国国土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臆想,以中国东北地区的夜色为背景创作出来的。2009年他还亲自来到黄河源,追寻他的那片“星的乐园”。2002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计,谷村新司受托策划了2002年9月22日超大型演唱会《中日携手·世纪同行》。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谷村新司为世界人民倾情演唱了《星》。谷村本人将率领日本超豪华阵容的歌手们与中国顶级歌手们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为歌迷朋友们献上一台盛况空前的演唱会,当然,他也将一展歌喉为广大中国观众带去他的“星”愿!#p#副标题#e#
1803年12月11日,法国作曲家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生于法国柯特·圣·安得烈。
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HectorBerlioz)法国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浪漫乐派代表人物。
1803年生于格勒诺布尔的拉科特-圣安德烈,早年学过长笛和竖笛,后来又学吉他,但从未学过钢琴。
1821年他遵从父命赴巴黎进医科学校。
1822年申请学习音乐并开始创作歌剧。
1823年成为勒絮尔的私人学生后,又创作了一部清唱剧。
1826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雷哈和勒絮尔。
1827年在奥德翁剧院观看英国肯布尔剧团上演的《哈姆雷特》;进而迸发出对剧中扮演奥菲利娅的爱尔兰女演员哈里特·史密森狂热的爱情。
1830年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它体现了音乐与文学、音乐与戏剧结合的理想,副标题为“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自传式地描叙他对于史密森小姐的爱情,此交响曲于同年12月5日演出;这部交响曲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追随标题的五个乐章,交响曲提供了一个代表所爱的人的“固定乐思”,它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整部交响曲的各个乐章之中。
1832年12月他终于见到了史密森小姐,10个月后同她结了婚。在此后的几年中创作了一些他笔下最伟大的作品,其中包括《哈罗尔德在意大利》(是柏辽兹在游学意大利期间构思创作的交响曲,它同样运用了“固定乐思”的手法)、《葬礼与凯旋》、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纪念亡灵大弥撒曲》等。
1841年他的婚姻破裂后,与歌唱家玛丽·雷西奥同居。随后的几年中他经常旅行,访问过俄国、英国、意大利。
1856年开始了歌剧《特洛伊人》的写作,是晚期最重要的做作品。
1858年完成,这部歌剧是柏辽兹的杰作,因规模过于庞大,在剧院上演的种种努力未能实现。
1860-1862年完成他的最后一部歌剧《比阿特丽斯和本尼迪克》后就再没写作。
1869年柏辽兹在巴黎去世。
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尚坤老师
上一篇:12月10日,音乐史上的今天
下一篇:面对死神的贝多芬三重协奏曲

课程推荐
-
★
少儿小提琴考级(5-16岁)专业艺考培训课程
3327人报名
-
★
成人小提琴辅导(17-40岁)演奏速成培训课程
2899人报名
-
★
小提琴特长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高考)突击培训课程
1019人报名
-
★
幼儿小提琴启蒙(3-4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1623人报名
-
★
老年小提琴课程(50岁以上)健康休闲课程
2162人报名
-
★
中提琴考级培训(9周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867人报名
-
★
中提琴培训(9周岁起)零基础入门课程
1067人报名
-
★
室内乐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出排练
1291人报名
-
★
大提琴考级培训(7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652人报名
-
★
青少年大提琴培训(7-16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957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