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克利的灵魂
时间:2011-12-18 来源:本站
《克利的日记》是保罗·克利与自己内心最私密的告白,本来只供个人审思之用,并不打算出版。保罗·克利生前不准任何人,接近它,连他最亲爱的儿子费利克斯也不行。克利去世近二十年后,几经波折这本日记才得以与读者相见。它不属于那种讲述名人跌宕起伏的一生的传记,也不属于自曝隐私、自揭家底的噱头作品。它用一种安静而又带有独特韵律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保罗·克利对生活以及音乐、绘画的热爱;讲述了一个个不一样的克利。但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绘画时的克利,而是活在音乐中的克利。
如果说绘画是克利的生命,那音乐就是他的灵魂。
保罗·克利,这位20世纪最具诗意与创造精神的艺术家,一生的成长轨迹都离不开音乐。音乐为他带来了事业的成功,爱情的邂逅,生活的乐趣,同时也伴随他度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
保罗·克利的父亲是霍夫维尔州立师范学院的音乐教师,所以他从小就饱受音乐的熏陶,并热爱上了这门艺术。他常常会被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冲击”得难以入眠,以至于第二天上学迟到。对音乐的狂热曾让他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迷茫,他在《克利的日记》中写道"随着时光流逝,我越发害怕自己对音乐的爱好日增。我不了解自己。我拉奏巴赫的奏鸣曲,之后勃克林(瑞士画家)又算什么呢?" 并反问自己:“音乐于我而言只是一项蛊惑性的爱好?要当个名画家吗?”
在那段迷茫的岁月里,音乐为他带来了爱情。1899 年秋,在一场小提琴演奏中,他邂逅了自己的妻子钢琴教师莉莉。莉莉是克利爱上的第二个女子,也是与他相伴一生的爱人。音乐成了他们之间沟通的第二纽带。在相恋的日子里,他们常常会在共聚之时“如饥如渴地演奏音乐”。在婚后的生活中,音乐会成了他们共享的“美餐”,他曾在《日记》中调侃道,"我和莉莉倾听音乐一如饿狼,但听到的往往不是最好的。”
音乐在带给保罗·克利爱情的同时,也让他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将音乐融入绘画之中。这里不得不提到他一生的挚友康定斯基。康定斯基曾在《论艺术中的精神》中明确地论证了音乐与美术的关系美术中的点、线、面相当于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美术中长短的线条就是音乐中的快慢节奏。美术与音乐一样,以其本身的因素传达着情感。保罗·克利深受其影响,并将其理论运用到了绘画创作中,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
音乐更让他的生活丰富多彩。保罗·克利曾多次参加当地的慈善演出,当他作为一名小提琴手签约瑞士希特芬根管弦乐团时,曾与大提琴演奏大师萨尔斯合作演出。他长期为报社撰写音乐评论,却因此常常不得不去听那些糟糕的乐团演奏,并为之感到痛苦。
音乐就像他的第二爱人,在那些中断绘画的日子里,音乐也一直陪伴着他。保罗·克利在其日记中谈到,入伍期间“我常常拉小提琴。畏惧使我远离绘画。”保罗·克利的一生都与音乐小提琴相伴,直到1935 年一场恶性皮肤病击弱了他的创作力,医生禁止他拉小提琴,越来越困扰他的病魔终于战胜他的躯体。
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尚坤老师

课程推荐
-
★
少儿小提琴考级(5-16岁)专业艺考培训课程
3327人报名
-
★
成人小提琴辅导(17-40岁)演奏速成培训课程
2899人报名
-
★
小提琴特长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高考)突击培训课程
1019人报名
-
★
幼儿小提琴启蒙(3-4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1623人报名
-
★
老年小提琴课程(50岁以上)健康休闲课程
2162人报名
-
★
中提琴考级培训(9周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867人报名
-
★
中提琴培训(9周岁起)零基础入门课程
1067人报名
-
★
室内乐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出排练
1291人报名
-
★
大提琴考级培训(7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652人报名
-
★
青少年大提琴培训(7-16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957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