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尚坤小提琴,我们专注小提琴培训

13911521529

全国咨询热线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音乐之声

是谁引领柴可夫斯基走上音乐之路的?

时间:2023-01-07 来源:清华大学图书馆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yotr Ilyich Tchaikovsky,又译为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生于矿山工程师兼官办冶金工厂厂长家庭。1859年毕业于圣彼得堡法律学校,在司法部任职。1861年入俄罗斯音乐协会音乐学习班(次年改建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63年辞去司法部职务,献身音乐事业。1865年毕业后,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同时积极创作,第一批作品问世。受富孀梅克夫人资助,1877年辞去教学工作专事创作。1878-1885年间曾多次去西欧各国及美国旅行、演出。1893年6月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同年10月底在彼得堡指挥《6号悲怆交响曲》首次演出后不久即去世。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反映了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广大知识阶层苦闷心理和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热的感情色彩。

代表作品有:第四、第五、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第一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罗科主题变奏曲》、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三重奏《纪念伟大的艺术家》、交响序曲《1812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都不是音乐家,但他们都很喜欢音乐,在无意之中培养了柴可夫斯基敏锐的节奏感。有时候,小小的柴可夫斯基会大声哭闹,这时,母亲就一面哼着乡土味十足的俄罗斯民歌,一面轻轻地拍打着他的小屁股。很多时候,还是婴儿的柴可夫斯基就在母亲哼着的这些有着和谐节奏的"乐曲"中安然入睡,进入甜美的梦乡。

黄昏的时候,小柴可夫斯基醒了过来。在摇篮里他一边玩着他的小玩具,一边听着外面"的笃、的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那是他的父亲下班回家了。久而久之,每当他听到"的笃、的笃"的马蹄声时,他就会随着那马蹄声挥动着胖嘟嘟的小手臂,仿佛是在欢迎父亲回家。

他的父亲一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摇篮里的儿子抱起来逗他玩耍。父亲把小柴可夫斯基抱在双腿上,一面嘴里发出摸拟马蹄的声音,一面轮流交换起左、右腿,抱着儿子东摇西晃,上下颤动,对小小的婴儿来说,这真是一种美妙的节奏。这些小小的音乐游戏与母亲的催眠歌一起,使柴可夫斯基从小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

柴可夫斯基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父亲使我在婴儿时期就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这是我走上音乐道路的起点。"

从小由父母那里受到的音乐熏陶,使得柴可夫斯基有一双音乐的耳朵。少年时期,从父亲工作的矿山附近的一所东正教堂里听节奏分明的赞美诗歌曲,从中吸取了不少音乐养分,为他以后创作节奏明快的芭蕾舞曲《天鹅湖》打下了基础。能够把家乡圣彼得堡音乐会上听来的旋律用钢琴弹出来的他让父母相当惊讶,于是他们决定送柴可夫斯基去上正式音乐课程,在音乐世界中寻找乐趣与满足。

柴可夫斯基的父母并非有意培养孩子成为音乐家,但他们在唱催眠曲和逗孩子乐的过程里,无意之中培养了孩子敏锐的节奏感,形成了柴可夫斯基最初的音乐记忆,并走上了音乐道路。

作为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1840—1893)在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声望。他出生于乌拉尔的沃特金斯克,父亲是矿山工程师兼冶金厂厂长。富庶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使柴科夫斯基自幼就在俄国民间音乐和西欧专业音乐的熏陶下成长,具备了很好的音乐修养。但是,他的家人却强烈反对他步入职业音乐家的道路,因而年轻的柴科夫斯基不得不遵从父命进入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1859年毕业后,他在司法部担任了四年九品文官,但那种渴望献身音乐事业的理想却始终没有打消过。在枯燥的工作之余,柴科夫斯基勤奋地学习音乐理论,大胆尝试作曲,并终于在1862年如愿以偿地成为新成立的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首届学生。1863年柴科夫斯基毅然辞去官职,全身心地投入音乐的殿堂。186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彼得堡音乐学院,并于第二年应聘到建成不久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柴科夫斯基音乐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这期间创作的许多优秀作品已展现出他惊人的创作才华,使他的名望不仅响彻俄罗斯,也遍及到西欧各国,主要作品有:第一交响曲《冬日的梦幻》,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第一钢琴协奏曲,大提琴与乐队的《罗科科主题变奏曲》,舞剧《天鹅湖》,第一弦乐四重奏等。

从1876年起,他与俄国富孀梅克夫人建立了长达14年的通信友谊,并接受了梅克夫人的年金资助。1877年,他辞去学院的教学工作开始专事创作,此后直到80年代后期,柴科夫斯基经常住在乡间和国外,全力从事创作和演出活动。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达到了新的高度,诞生了很多举世瞩目的名作,主要有:第四交响曲,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小提琴协奏曲,《意大利随想曲》,庄严序曲《1812年》,钢琴三重奏《悼念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歌剧《女巫》等。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属于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晚期,其艺术造诣进入了顶峰阶段,一系列不朽的杰作相继问世,进一步确立了柴科夫斯基世界级作曲家的地位,其中的代表作有: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歌剧《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睡美人》、《胡桃夹子》等。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经历与19世纪下半叶俄国的社会生活密切相连。作曲家以自己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以自己在思想上、感情上产生的种种矛盾,从一个侧面为人们展示了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出俄国知识分子那种满怀理想,渴望改造世界,改变现实,却又寻觅不到出路,无力与社会、命运抗争,只能默默忍受一切的悲剧性心理。柴科夫斯基曾深刻地体验了这一切,并通过他的音乐十分艺术化、真切地表现出来。深刻的抒情性和强烈的戏剧性,构成了柴科夫斯基音乐的主要特征。对美好前途的热切追求与令人失望的社会现实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是激荡在柴科夫斯基音乐中感人至深的力量源泉。作为现实主义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柴科夫斯基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高超的创作手法,使俄国音乐跨人了世界音乐文化领域的先进行列。

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上的其他媒体,所有作品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转载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也并不代表本站对其真实性负责,目的只是为了归纳学习和传递资讯。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告知,我们将做删除处理!
学提琴找尚坤

在线客服

ONLINE SERVICE

联系电话

13911521529

返回顶部
电话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