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的四根弦的声音
时间:2015-12-04 来源:本站
在异彩纷呈的小提琴曲库中,狂想曲这一体裁并未占有过多的比重。但在琴坛乐友之间,又有谁不知道拉威尔的《茨冈》呢!这首曲式结构完整、演奏技法全面、音响丰富、形象生动的惊人之作,其演出效果始终傲居群首,不仅是音乐会的上演佳作,而且已成为国际赛事中的常用曲目。由此,人们似乎对音乐会狂想曲的了解产生了更浓的兴趣。
狂想曲是一种有情节连贯的单乐章乐曲,以流行的民族或民间曲调为主要素材,其结构通常是在自由的、气势磅礴而富有感召力的引子之后将旋律展开变奏。融入小提琴演奏的各种技法。演奏家在对作品充分的理解和丰富的想像中,通过自己的高超技艺,把美妙的意境和乐曲的最佳效果带给听众,使人们在欣赏之余常常回味无穷。
拉威尔的(茨冈)狂想曲不仅在音乐上突出了吉卜赛民族独有的风韵,而且在结构上明朗地铺展着情节的转换。乐曲的情绪由诉说呼喊到狂歌野舞,听众可以从中领略到吉卜赛民族四处游荡的生活情景。乐曲的引子是在G弦上演奏的,它是一段深沉的浓重粗犷和跌宕不宁的旋律,作者用音乐细致地描绘出了一个富有野性的吉卜赛女性形象,演奏者需要掌握非常坚实的运弓技巧和多变的揉弦手段,方能展现出作品应有的个性。乐曲在钢琴的华彩乐段过渡之后进人舞蹈节奏,旋律由慢渐快,层层迭进;弓法的变化和把位的转换,以及和弦、泛音、滚奏、拨弦等多种技法的运用使人眼花缭乱,但那固定的旋律线条却一直清晰地回响在耳边。乐曲在快速推向高潮之后嘎然而止,人们屏住的呼吸似乎仍久久不能松缓。
拉威尔的《茨冈》和萨拉萨蒂的《吉卜赛之歌》在乐曲结构上有共同之处,但两首作品的旋律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则有着明显的区别。《茨冈》的引子浓重粗犷,《吉卜赛之歌》的引子委婉柔情。在音乐形象的个性突出方面和演奏技巧难度的展现上,《茨冈》似乎更能使听众感情激越,并显出其作品的分量。
除拉威尔的《茨冈》外,还有著名的巴托克《第一狂想曲》和《第二狂想曲》、弗格吉格罗夫的(保加利亚狂想曲》以及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钢琴曲改编)等。这些乐曲鲜明的民族音调,丰富、完善的演奏技巧,浓重的地域色彩,都是作品得以流传和受人珍爱的根本原因所在。
克莱斯勒的《维也纳狂想曲》在一段精致华丽的引子之后出现了无比柔美动听的双音旋律,并在变奏中贯串始终,同那些冗长的大作相比,却别有典雅清新之感。
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尚坤老师
上一篇:小提琴不容忽视的空弦练习
下一篇:精准改善小提琴发音尖锐和低沉

课程推荐
-
★
少儿小提琴考级(5-16岁)专业艺考培训课程
3329人报名
-
★
成人小提琴辅导(17-40岁)演奏速成培训课程
2899人报名
-
★
小提琴特长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高考)突击培训课程
1020人报名
-
★
幼儿小提琴启蒙(3-4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1624人报名
-
★
老年小提琴课程(50岁以上)健康休闲课程
2164人报名
-
★
中提琴考级培训(9周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867人报名
-
★
中提琴培训(9周岁起)零基础入门课程
1067人报名
-
★
室内乐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出排练
1291人报名
-
★
大提琴考级培训(7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652人报名
-
★
青少年大提琴培训(7-16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957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