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教育离不开家长们的督促
时间:2017-12-17 来源:本站
“你随便问一个小孩子,是喜欢去外面玩,还是喜欢去学校读书?应当说大部分孩子都是爱玩的。所以,学习是带有一定的压迫和强制性的,小孩子都还不定性,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国际钢琴大师刘诗昆在某次赛场上如是说。
同时他还表示:学小提琴也是如此,学其他任何乐器、艺术都是这样。世界上大部分学琴的孩子都不喜欢学习小提琴或者乐器,音乐教育对少年儿童而言,是不能排除一定强制性的。
音乐教育离不开强制性
目前,有很多家长认为,要孩子学小提琴或者学一门其他乐器,非得孩子喜欢不可。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小孩子刚开始学乐器就是喜欢一种新鲜感,孩子可能刚开始喜欢,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喜欢了。
刘诗昆大师表示:“其实学琴学得好坏与喜欢不喜欢不划等号。”
世界上大部分学琴的孩子都不喜欢学习小提琴。家长用不着管孩子喜欢不喜欢小提琴或者其他乐器,只要每天练够足够的时间,甭管愁眉苦脸或者喜笑颜开,效果是一样的。有很多演奏家企事业不一定喜欢他所擅长的乐器。
>>>> 天赋不是绝对的?
关于学乐器是不是需要天赋,你会不会问一位家长:“你的孩子读书有没有天赋?”练琴也是一样,演奏能力的好坏和平时练琴的时间是有关系的。但是,有没有绝对的天才,这和读书是一样的道理。
刘诗昆先生表示,不要过分强调音乐天赋,这也是一种误区,“弹琴就是物理动作和力学动作。弹琴弹得好坏,天赋不能完全否认,但也不绝对。只要基本方法正确,每天练够时间,都能学有所成。”
>>>> 强扭的瓜能甜吗?
刘诗昆先生曾说,“没兴趣学不好”是针对成年人而言的,成年人成就一项学业,没兴趣就不可能学好,但孩子可不是。不能拿成人的思路套孩子。我对家长说,要用鼓励、引导、奖励,适当加入威严、强制的手段,让孩子学下去。
学琴的关键不在兴趣,没兴趣的孩子不比有兴趣的孩子学得差,有兴趣的孩子也不比没兴趣的孩子学得好,关键是用在学琴上的时间。或者干脆这样说,哭着练和笑着练,练出的效果没多大分别。
“每天半小时,我认为差不多了。我小时候开始学琴,每天弹45分钟吧,我父亲是比较严格的,弹琴不认真,也会挨打。3岁小孩子不懂什么前途、理想,大人让弹就弹呗,弹到10岁获得全国冠军的时候,也不懂得把成绩和理想、前途一类的结合起来,那是大人们的事情。”
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尚坤老师
上一篇:详解少儿小提琴培训的七大要点
下一篇:尚坤老师详解小提琴空弦的基本练习

课程推荐
-
★
少儿小提琴考级(5-16岁)专业艺考培训课程
3302人报名
-
★
成人小提琴辅导(17-40岁)演奏速成培训课程
2882人报名
-
★
小提琴特长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高考)突击培训课程
1000人报名
-
★
幼儿小提琴启蒙(3-4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1613人报名
-
★
老年小提琴课程(50岁以上)健康休闲课程
2150人报名
-
★
中提琴考级培训(9周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861人报名
-
★
中提琴培训(9周岁起)零基础入门课程
1056人报名
-
★
室内乐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出排练
1267人报名
-
★
大提琴考级培训(7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636人报名
-
★
青少年大提琴培训(7-16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949人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