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音乐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11-10-20 来源:本站
多年的音乐教学,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启示很大,这里谈谈自己的粗浅的分析和认识,同时也就我国目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匈牙利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是重视音乐读写能力的培养。左尔丹、柯达伊认为,“这种理解音乐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那就是读和写,一旦他们掌握了这些技能,任何人都可以进入到崇高的音乐体验中去。”音乐的读写能力是促进学生发展音乐体验的必不可少的方面,为发展音乐的读写能力,柯达伊亲自编写了从基础教育到专业教育不同层次的大量视唱材料,这些材料内容丰富,编排上循序渐进,科学、严谨,再配以生动活泼、多变化的教学方法,共同完成教学目标。
柯达伊教学法所采用的工具和手段是:首调唱名法,手势音符,节奏唱名。
1、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采用一系列字节作唱名—doremifasolasido,而do则被视为一切大调中的主音,la则为一切小调中的主音,首调唱名法用于训练音乐的耳朵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从一开始它所注意的就不是具体的音高,而是反映各音高之间关系,以及一个音在一个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
2、手势音符。如果首调唱名法有助于调性记忆,那么首调唱名法与手势音符结合起来就会使调性记忆更快、更巩固,同时这种手势音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用这种无声的手势表达有声的音高有助于学生音高概念的培养。
3、节奏唱名。在柯达伊教学法中,节奏是通过节奏型和舍维在1800年发明而现在仍在法国音乐学院沿用的一系列表示拍中的各种时值关系的字节,这些字节并非名称,只是一些形声词,给节奏配上音响,不同的节奏有着各自不同的字节,这种节奏唱法有助于学生音乐时值概念的培养。
柯达伊教学法是结合积极的音乐活动来进行的,唱游、舞蹈、民歌、艺术歌曲、齐唱、轮唱、卡农、主调合唱曲,艺术歌曲都引自伟大的器乐作品的主题片断,因此这是一片沃土。从中学习音乐概念,从中练习音乐技巧,其最终目的是挖掘各个民族所固有的全部音乐感。
(二)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的教育体系是被公认为全世界近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的最重要的体系之一,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并用多声部的节奏练习,丰富效果,从中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
例如:
A、××××|××××‖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B、×××××|×××××|××××××|×××××‖
小河的流水哗啦啦啦淌河边的小青蛙蝈蝈蝈蝈唱。
C、××××|××××|××××|××××‖
蓝蓝的天白云儿飘象那羊群草原上跑。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独唱、独奏、还有合唱、合奏,不但让学生照谱演奏,还让学生即兴编曲作曲,即兴演奏。总之,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他的教学形式及内容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为儿童创造了饶有兴趣的学习环境、内容和方式方法。
(三)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斯,他一生从事音乐教育事业,建立了一整套音乐教育体系。其中最有成效的一部分,已形成了有独特名称的科学体系———“体态律动学”,在世界有广泛的影响。他认为:“学习音乐不仅要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必须要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音乐,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到音乐之后,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的、生动的。在教学中,以身体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体验和培养节奏感,此外,在教学中他调动一切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听觉记忆和培养创造欲望。
达尔克洛斯以身体的动作再现音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直接产生对音乐的体验。这对培养学生灵敏的听觉反应,丰富的乐感,强烈的创作欲望和表现力是卓有成效的。同时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日本教育家玲木,他的基本观念是,才能是后天培养的,他主张学习音乐,应具备如下四个方面。1、优良的教学环境。2、坚持不懈的大量练习。3、积极情感的不断激发。4、敏锐的听力。玲木发展了这套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教学方法,分年龄阶段对学生进行音乐方面的教育。总之,他认为音乐教育要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教育环境,最优秀的教师任教,聆听和学习最优秀教材,运用最优良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最优秀的能力,成为最优秀的人才。这就是玲木教育思想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从以上的国外音乐教育体系来看,他们都具有“自然发展法”教育理论的共同特点,他们从儿童青少年“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节奏入手,从语言、动作、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演、游戏、画图画等形式去解释、再现音乐,这些方法好就好在以极其自然、巧妙的方式将学生引进了音乐的宫殿,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这些做法较之传统的以强制的手段,用灌输式、填鸭式教授学生唱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乐理知识,扼杀、窒息学生音乐兴趣和才能的方法,有本质的不同。
目前我国音乐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1、音乐教育基本观念的问题。目前仍有许多学校将音乐课视为“音乐(le)课”,因此有较强的随意性,将音乐课作为一种消遣娱乐性质的“副科”、“小三门”,无论从课时、待遇、重视程度等方面都无法同其它“正课”相比。
2、音乐教材的问题。很多国家重视音乐教材建设,集中了大量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制订音乐教学大纲,编写出很多各种特色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的音乐教材。而我们国家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院等教学大纲的衔接性、整体性差,教材更换频繁、内容杂乱,印刷错误数不胜数。
从节奏入手,从语言、动作、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演、游戏、画图画等形式去解释、再现音乐,这些方法好就好在以极其自然、巧妙的方式将学生引进了音乐的宫殿,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这些做法较之传统的以强制的手段,用灌输式、填鸭式教授学生唱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乐理知识,扼杀、窒息学生音乐兴趣和才能的方法,有本质的不同。
如果您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咨询尚坤老师
上一篇:小提琴训练促进语言能力

课程推荐
-
★
少儿小提琴考级(5-16岁)专业艺考培训课程
3311人报名
-
★
成人小提琴辅导(17-40岁)演奏速成培训课程
2893人报名
-
★
小提琴特长生升学考试(小升初/中高考)突击培训课程
1007人报名
-
★
幼儿小提琴启蒙(3-4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1618人报名
-
★
老年小提琴课程(50岁以上)健康休闲课程
2157人报名
-
★
中提琴考级培训(9周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863人报名
-
★
中提琴培训(9周岁起)零基础入门课程
1063人报名
-
★
室内乐四重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演出排练
1279人报名
-
★
大提琴考级培训(7岁起)专业艺考课程
643人报名
-
★
青少年大提琴培训(7-16岁)零基础入门课程
952人报名